建筑學家沙里寧曾說:
“建筑是一本打開的書,
從中你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理想與抱負?!?/span>
位于寶安區新安二路的寶安1990項目,原為寶安“老三館”(新安影劇院、寶安圖書館舊館、寶安區群眾文化藝術館),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,是寶安區乃至深圳的重要文化設施。
近年來,“老三館”已無法滿足市民需求。為此,由寶安區政府立項,組織優秀建筑企業,對建筑進行升級改造,打造寶安新一代文化坐標。華劍股份作為參建方,承擔了項目精裝修工程(軟硬裝、機電、給排水工程等)。項目占地面積25702㎡,改造前總建筑面積27431㎡,改造后總面積63113㎡,由圖書館、文化館、音樂廳三館組成“新三館”。項目設計方案以“老樹發新芽”為概念,保留了建筑原有框架,大膽向下拓展空間,新建三層地下室作停車場及商業用途。
寶安1990-圖書館
針對項目加建新空間的特殊要求,華劍股份現場施工團隊將現場基準坐標點定位問題作為第一要務,與業主多次溝通協調,最終采用三級控制線方案,從宏觀層面的原結構標高控制線、平面結構控制線,到內裝部分的標高控制線、位置控制線,最后落實到細節處的細部定位控制線,從大到小,層層遞進,消除了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誤差,保障施工的順利進行。
寶安1990-音樂廳
精雕細琢,再創空間,除了要求團隊對施工的每個環節理解吃透,更要對可能影響項目的外界因素充分準備。寶安1990項目內部有大量的木質材料,且項目地理位置(距海直線距離3公里)與氣候條件(施工期多在雨季)比較特殊,防水工程成為重中之重,需要格外注意?,F場施工團隊嚴格按照施工工序,在第一遍防水施工完成后,進行二次作業,并在防水層表面再覆蓋一層保護層,確保在后續施工過程中不受人為破壞。
寶安1990-文化館
每一個難點的攻克,都是對企業和施工團隊的技術考驗。寶安1990施工團隊在施工中,積極運用新技術(裝飾協會推廣的十項新技術、BIM技術)、新工藝(石材采用膠泥黏貼、噴淋降塵)、新材料,大大提高工效,保證了質量與進度。
寶安1990-文化館
與深圳共同成長起來的華劍股份,見證了城市的蓬勃發展,秉承著“為建筑注入靈魂”的美好愿景,直接參與到寶安1990項目中,傳承城市的歷史,也還原了建筑的本心——服務社會、服務人民。華劍股份將以此為起點,帶來更多優秀作品,讓建筑在時光的流轉中熠熠生輝。